全球弥漫的不确定性,对部分人来说是风险隐患,而对另一部分人来说,被低估的资产,意味着难得的投资机遇。
尤其在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引导下,中国的民营企业,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愈发活跃,其中,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中民投)也着手在海外布局。
9月10日,中民投副总裁陈国钢在接受腾讯财经专访时表示,“一带一路”的国家战略,给民营企业带来很大的机遇。在他看来,中国民营企业“抱团”出海投资,能够有效抵御风险,并能互相取长补短。
★民营企业走出去需抱团
机遇摆在民营企业面前,接下来,怎么走出去?在哪个领域走出去?就成为民营企业要面临的问题。
陈国钢称,过去三十年间,民营企业发展较快,在家门口发展快,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。但是要走出国门谋求发展,在法律、文化、语言各方面都会受到挑战。所以如何走出去、怎样提高抗风险能力,融资渠道如何拓展,如何以全球思维来考虑问题,都是民营企业面临的挑战。
他认为,如果民营企业单独走出去,就像大海里面的小舢板或小帆船,抵御风险能力较差。而中民投作为中国民营企业资源的整合者,可以提供一个民营企业集聚的平台,通过这个平台走出去,民营企业能够互相取长补短、彼此扶持。
在国家推行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背景下,中民投从中看到了新的投资机会。
“海上丝绸之路这条线,第一选择是印尼。” 首先印尼自然资源比较丰富,比如水资源和矿产资源。其次,印尼政府鼓励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。同时考虑到,生态环境、劳动力成本、人口环境,以及国家文化的关系,印尼各方面的综合评价,比较符合中民投的标准。
在选定了投资区域后,投资什么,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。陈国钢称,中民投围绕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海外投资,以制造业为主,这与中民投的股东属性有密切的相关性。
鉴于股东的需求,中民投拟投资50亿美元,在印尼建设工业园区,目的是创建一个平台,让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海外施展所长。对中民投的股东来说,如果能在印尼当地投产,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禀赋,并形成生产力,这将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和人力成本。与此同时,中民投在欧洲和美国也有所布局,希望借此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和信息渠道。
★多元化方式抵御海外风险
不过,即使中国民营企业抱团取暖,仍无法完全抹消,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,带来的影响。
陈国钢指出,汇率的波动、文化的差异,是他关注的两个主要风险。
对于汇率风险,中民投已采取了一些规避手段。比如说工业园建立以后,中国的信用保险公司,将对工业园区评级,以便对投资企业进行信用担保和投资风险的担保。同时,融资渠道尽可能多元化,并通过汇率的互换来进行保值。
陈国钢称,目前中民投海外投资的资金,主要通过自有资金+海外融资+全球合作伙伴等方式来解决。“刚刚发了3亿美元的债,就是在逐步解决这个问题。”
在应对文化差异方面,中民投希望借助全球化的人才战略,来解决这一问题。中民投还在成立了全球专家咨询委员会,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前欧盟主席、前法国总理,目前正在积极邀请前印尼总统加入该咨询委员会。
陈国钢认为,有这样的成员入驻,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规避了很多文化、外交上的麻烦。
“我们大部分人,在海外都有工作经验,比如有投行经验、大企业工作经验。”陈国钢表示,中民投管理人员从全球招募,具备国际化思维,所以在思维、人才全球化、咨询团队全球化方面的优势,使得中民投在海外选择投资项目时,有广阔的思路提高投资成功率,能有效降低风险。
不过中民投并非没有自己的烦恼。陈国钢称,目前中民投面临的一个挑战是,平台比较新,海外知名度有待提高。因此在融资渠道上,仍有局限性。“毕竟,银行需要有以多年的企业营运记录,作为融资参考。”陈国钢认为,这种不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逐渐得到改善。
上一篇:返回列表
下一篇:驰名商标的行政认定